紡織品的
接縫性能是紡織品基本的考核指標;眾所周知,一件服裝由不同的裁片拼接而成(針織品由一次成型的服裝就別來較真了! :) )而這些裁片有可能來自與同一塊面料,也可能是不同的面料,有針織有梭織,有化纖有天然纖維。 由于設計師的異想天開,讓我們的穿著變的舒適而美麗!同時也為生產者帶來了諸多的不便。首當其沖的就是產品的質量的穩定性。
接縫性能的定義
我給它的定義就是相同的二塊紡織品或者不同的二塊紡織品經過裁剪再縫紉結合后,其
抗拉伸、
抗紕裂的程度。 在紡織品的檢測過程中我們把
抗拉伸的性能叫做接縫強力;把
抗紕裂的性能叫做接縫滑移,也可以直接叫做紕裂。
這里請一些對此不是很了解的朋友請直接記。
接縫滑移 = 紕裂
二者之間,我將其劃入 “=”,別老是分不清什么叫接縫滑移什么叫紕裂。 也不要把接縫滑移中,定開口法的就叫做滑移,把定負荷法叫做紕裂。 我個人認為這種叫法不合理。只不過在中國傳統檢測機構中,習慣于叫紕裂;而在國際貿易中習慣叫接縫滑移。其實二者的概念是一樣的。 我更愿意看到大家在做要檢測時,直接這么說:“
接縫滑移- 定開口,
接縫滑移-定負荷。”
下面開始對接縫滑移-定開口與接縫滑移-定負荷的介紹。
接縫滑移在檢測中是以同一塊面料沿經(緯)向對折縫紉起來的,再中中間折疊部分剪開,以便使樣品為二片面料縫紉而成。見下圖(左邊樣品)!
接縫滑移的二種方式
方式一:定開口法(定滑移量法)
測試樣品配制備如上圖,此種測試方法;先在拉伸強力儀上進行未接縫樣品的拉伸強力測試;然后再測試縫紉部分樣品的拉伸強力測試(此時應該叫做接縫強力)。就會產生出下圖所示的二個拉伸強力-伸長率曲線圖。
從上圖我們可以得知,所謂定開口法(定滑移量法)是指用縫紉線將與其平行的紗線拉開一定的開口(也叫滑移量),如6mm 時所需要的力值是多少;
因此它在質量技術要求里的表示方式是(例):
開口6mm , ≥ 120 N
方式二:定負荷法
定負荷法測試樣品僅需要定開口法測試中的縫紉部分的樣品即可;直接將此樣品拉伸至規定的力值即可,然后測量紗線間的開口是多少。 如下圖:
因此此方法在質量技術要求里的表示方式是(例):
定100N,開口 ≤6mm
以上對二種方式都做了簡單的介紹;相信大家都可以區分二者之間的區別了。那么在看一下測試時,樣品的開口情況;無論哪種方式測試滑移,其開口形狀;都能直觀反映滑移測試數據的大小。如下圖!
拉伸過程中,由于縫紉線連接的關系,使上下二塊面料拼接在一起并伴有縫紉強力;這時由于縫紉線承受著拉力,與縫紉線平行的這一部分紗線就會因力的作用而另一組紗線上進行滑動,滑動的程度與快慢就得看平行與縫紉線的這組紗線與另一組紗線之間的摩擦阻力了。摩擦阻力大,紗線移動緩慢,甚至無法移動,將紗線拉到一定開口時,就需要較大的拉伸力。摩擦阻力小,就會出現快速滑動,甚至滑脫的現象;這時只需要較小的拉伸力就可以將開口拉到標準需要求數值。
如果在服裝中,我們用很小的拉力拉扯時,服裝在接縫處產生不可恢復的開口情況時,我們認為此服裝的接縫性能較差,不符合穿著時的基本要求。這就需要我們在生產面料的環節中保持樣品的抗拉性能,就需對樣品進行接縫滑移量的檢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