脹破測試常用的國內外標準主要有:
GB/T 7742.1—2005《紡織品 織物脹破性能 第1部分:脹破強力和脹破擴張度的測定 液壓法》、
GB/T 7742.2—2015《紡織品 織物脹破性能 第2部分:脹破強力和脹破擴張度的測定 氣壓法》、
ASTM D3786/D3786M—2018《紡織品脹破強力測試方法 膜片法》、
ISO 13938—1:2019《紡織品 織物的脹破性能 第1部分:脹破強度和脹破擴張度的測定 液壓法》、
ISO 13938—2:2019《紡織品 織物脹破性能 第2部分:脹破強力和脹破擴張度的測定 氣壓法》。
哪些產品需要考核脹破性能?
要考核脹破的有GB/T 31888—2015《中小學生校服》(毛針織類)、FZ/T 73009—2009《羊絨針織品》、FZ/T 73018—2012《毛針織品》、FZ/T 62014—2015《蚊帳》、FZ/T 64017—2011《針刺壓縮彈性非織造布》等。
脹破性能測試方法
以GB/T 7742.1—2005《紡織品 織物脹破性能 第1部分:脹破強力和脹破擴張度的測定 液壓法》為例,取一塊調濕后針織樣品,測試面積為7.3cm2,進行試驗。
試驗步驟
選擇測試面積7.3cm2及測試次數5次
02、打開儀器保護罩
將試樣正面朝上平鋪在測試孔(圖6)
放下保護罩,再放下測試罩,將試樣固定(圖7)
03、開啟儀器
測得第一個點的脹破強力,如果其脹破時間不在(20±5)s的范圍內,應當舍去,后續的測試,儀器會自動調節流速,使得脹破時間保持在(20±5)s的范圍內,選擇試樣不同的5個點重復前述步驟進行測試,直至5個點測試完成。撤去試樣,按照上述步驟以空機進行測試(圖8),此時測得“膜片壓力”,儀器會自動扣除“膜片壓力”,從而獲得樣品的脹破強力。
測試的難點和需要注意的問題有哪些?
首先,試樣應具有代表性,試驗區域應避免折疊、折皺,并避開布邊。
其次,區分試樣的正反面按照標準要求操作;一般情況,因為實際穿著過程正面朝外,目的是模擬人體正常穿著服裝的狀態,脹破是從底部往上進行的,所以樣品反面是對著膜片,正面朝上,與實際穿著時的狀態一致。試樣也應先按照標準要求調濕。
再次,對于脹破時間的把控,通常進行預試驗,對流速進行把控,后續的試驗,儀器會根據預試驗自動調節流速,保證其脹破時間在(20±5)s的范圍內,在測試過程中,對于脹破時間不在(20±5)s范圍內的點,也應該舍去,重新測試。如果出現多個點脹破時間不在范圍內,應及時檢查儀器是否故障,是否出現漏油,或測試罩是否松動等問題。
最后,運用標準的人員要準確理解頂破和脹破的方法參數和細節。對于使用的測試速度、彈子直徑、圓環內徑(測試面積)、試樣數量等,有些標準規定了,有些需要商議決定。譬如,脹破的不同試驗面積和彈子直徑對數值結果都有明顯影響,如襪子標準FZ/T 73037—2019規定使用的鋼球直徑為20mm,而整體成型針織鞋面FZ/T 73060—2017使用的鋼球直徑則為25mm,這兩種產品都不同于一般針織產品標準使用的彈子直徑38mm。原因是這兩個標準都是腳部穿著用品,使用小直徑鋼球更符合實際使用狀態。
所以,一方面商議檢測參數時要特別注意關鍵參數;另一方面檢測報告也應體現所選關鍵參數,以提高可讀性。(摘自中國纖檢雜志2020年第11期)